南门国境,纯翠勐腊
位于北纬21°黄金纬度带的勐腊县
森林覆盖率达88%
居全国前列、云南省第一
境内保存完整的热带
亚热带原始森林有675万亩
森林面积达907.04万亩
是中国大陆和世界上同纬度地区
植物生长最密集、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
是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
是名副其实的“动植物王国”“物种基因库”
“药材宝库”和“森林生态博物馆”
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
展开剩余90%加上丰富的森林资源
为勐腊县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扎实基础
如何将“沉睡”的森林资源
“叫醒”“盘活”?
面对这些问题
近年来
勐腊县在不断发展实践中
一点点寻找出了答案
聚焦顶层设计,高位推动,规划绘就林下新蓝图。号令下,任务启。在勐腊县委、县政府做出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后,全县上下广泛参与,积极行动,高位推进,成立由县政府领导为“双组长”,抽调有关单位为成员的林下经济推进专班,下设9个工作小组,统筹人力、物力、财力,一体推进、一并落实。制发了《勐腊县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协调机制》《关于调整优化县区重点工作专班的通知》《勐腊县林下经济推进专班工作方案》《勐腊县林下经济负面清单》,制定《勐腊县支持林下经济发展若干措施(试行)》《勐腊县雨林徒步行业联合审核审批实施方案(试行)》等指导性和规范性文件。
立足资源禀赋,精准布局特色产业带。通过召开县委专题会、推进会、调度会等一系列会议,专班组在全县实地走访和调查研究下,确定勐腊县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定位和方向——立志成为全省中药材区域化布局重点县、全州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县,形成以林下药用植物为主,林产品采集加工、森林景观利用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格局。
林下产业
力争到2035年
全县发展林下经济面积达89万亩
产值432亿元的百亿级产业
聚焦招大引强,攻坚克难,龙头引擎激活林下新动能。
不断完善以“9734”【9个工作组、7天一调度、3张资源图、4个任务完成落实率】调度机制扎实推动各项目标任务。截至目前,已完成2025年5万亩任务指标的规划布局,全县落地上图率108.1%(54057亩),土地落实率88%(47572亩)、土地平整率41.7%(22525亩)、定植率24.2%(13072亩);选定了勐腊镇曼岗纳、勐仑镇曼纳伞、勐捧镇春光、瑶区乡回宽老寨等12个点位,推进林下经济联农带农示范村寨和示范社区的创建,目前,已初步形成一村一策,明确建设内容、预期成效和联农带农措施,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动力。
牢固树立“大抓项目、抓大项目”鲜明导向。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,以更大力度、更优服务、更强活力,千方百计推动项目建设成势见效,以奋进之姿把重点项目建设的“施工图”变成“实景图”。县主要领导率专班组赴海南、浙江等地开展产业考察、专题招商,重点对接海南菠萝企业管理有限公司、浙江铁枫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、云南篁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目标企业。
截至目前
已促成签约合作项目
完成选址并开工建设7个
完成签约目标任务数的350%(超额完成)
其中
签订招商引资协议2家
申请入库项目4家(含乡镇)
预计新增发展林下经济产业1.71万亩
申请入库投资2.18亿元
深化院地合作,双向赋能共促林下经济发展。县主要领导率队到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、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签署科技合作框架协议,从林下特色药材资源的发展与品牌建设、产业项目策划包装等方面全方位开展合作。
林下经济要做大做强
一定要做大规模,拉长产业链
发展精深加工,打响品牌
其中
充分发挥本地原材料优势至关重要
聚焦链式融合,齐抓共管,产业联动突破价值边界。
持续推进勐腊县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实施落地,项目一期已获省农发行6.5亿贷款审批,已获得国储林项目资金1.563亿元;项目二期4.23亿元贷款融资资料已推送至省农发行审核,预计6月底通过审核。在项目建设方面,已完成4.38万亩橡胶集约人工商品林种植、3.98万亩森林抚育,针对勐腊道地中药材和特色中药材开展试验试种,种植林下砂仁50亩、百部530亩、野菊花2000亩、山乌龟80亩,建成林下食用菌大棚250个、284亩。这些都为勐腊县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。结合勐腊县地域文化和生态优势,分级分类谋划储备项目。紧紧抓住国、省、州经济政策和资金扶持方向,围绕林下产业链延伸、森林康养、林下经济等产业,积极对上联系沟通,做好中央预算内林草项目谋划申报工作。2025年上半年,谋划申报中央预算内林草项目19个,拟申请资金29221.14万元。同时,积极对上争取资金支持,目前,已下达资金16135.26万元。
聚焦联农带农,协力共进,多元机制拓宽共富路径。
走进勐腊镇曼庄社区,在党组织领办的庄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推广种植下,一片片橡胶林间郁郁葱葱,竹荪种植基地就隐藏在林下枯叶之中,一朵朵竹荪如同洁白的精灵,从湿润的土壤中探出头来,撑开了一把把洁白的小伞,仿佛在向人们展示它们的美丽与生机,等待人们采摘。在勐腊县农垦集团橡胶林下食用菌种植产业园中,工人们正在进行食用菌的种植、搬运、起垄、菌包开口、种植、一排排整齐划一的菌棒排列等待覆土、浇水,大家分工明确,忙得不亦乐乎……漫步古茶山,林中飘药香。在勐腊县象明乡倚邦古茶山中,一株株滇黄精正在茶树脚下错落生长,截至目前,象明乡共有6个村小组32户农户参与种植,种植面积达800亩,计划新增种植250亩。
如今的勐腊
已经初步形成了
南部地区的橡胶+N
北部地区的普洱茶+N的
林下经济发展模式
推动实现了
“政府引导改造林下空间
村集体整合林地资源
企业入驻建设林下基地
农户受聘经营林下产业”的良性循环模式
农户通过林地流转获“租金”
反包管理得“酬金”
就近就业领“薪金”
不仅保护森林资源
改善生态环境
更实现了
群众增收、集体创收、企业盈收的
共赢模式
林下药材生长旺,林上群蜂飞舞忙,林间露营灯火亮……如今,在纯翠勐腊的山林深处,一幅生态好、文旅强、乡村美、百姓富、发展优的生态经济强县画卷正在徐徐展开。
来源:勐腊县林下经济推进专班 刘艳华
融媒矩阵:
发布于:北京市长宏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